巴黎评论

本页尚在建设中,有较多未完成内容。

《巴黎评论·作家访谈1》

杜鲁门·卡波特

👉🏻杜鲁门·卡波特

欧内斯特·海明威

👉🏻欧内斯特·海明威

亨利·米勒

👉🏻亨利·米勒

纳博科夫

👉🏻纳博科夫

杰克·凯鲁亚克

👉🏻杰克·凯鲁亚克

约翰·厄普代克

👉🏻约翰·厄普代克

加西亚·马尔克斯

👉🏻加西亚·马尔克斯

雷蒙德·卡佛

👉🏻雷蒙德·卡佛

米兰·昆德拉

👉🏻米兰·昆德拉

阿兰·罗伯-格里耶

👉🏻阿兰·罗伯-格里耶

君特·格拉斯

👉🏻君特·格拉斯

保罗·奥斯特

👉🏻保罗·奥斯特

村上春树

👉🏻村上春树

奥尔罕·帕慕克

👉🏻奥尔罕·帕慕克

斯蒂芬·金

👉🏻斯蒂芬·金

翁贝托·埃科

👉🏻翁贝托·埃科


《巴黎评论·作家访谈2》

E·M·福斯特

介绍

E·M·福斯特(Edward Morgan Forster,1879—1971)),英国著名小说家、散文家和批评家,著名的人道主义者。他曾十三次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并有五部小说作品被改编为电影;他不但被公认为二十世纪伟大的小说家之一,同时又是拥有读者群的作家之一。

E·M·福斯特的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天使不敢涉足的地方》(1905)、《漫长的旅程》(1907)、《看得觅风景的房间》(1908)、《霍华德庄园》(1910)、《莫瑞斯》(创作于1913—1914年,1971年作者逝世后出版):《印度之行》(1924)、两部短篇小说集《天国公共马车》(1911)和《永恒的瞬间》(1928),后合为《福斯特短篇小说集》(1947);以及广受好评的小说评论专著《小说面面观》(1927,原为在剑桥大学的系列演讲)。

弗朗索瓦丝·萨冈

介绍

弗朗索瓦丝·萨冈(法语:Françoise Sagan;1935年6月21日-2004年9月24日),本名弗朗索瓦丝·奎雷兹(法语:Françoise Quoirez),出生于法国西南洛特省Cajarc城的富商之家,为法国知名女性小说家、剧作家、编辑。以中产阶级爱情故事的主题闻名。

一九五四年,年仅十八岁的她写出了小说《你好,忧愁》,一举夺得当年法国的“批评家奖”。这本关于少年、爱情和孤独的小说,在五年之内被翻译成二十二种语言,在全球的销量高达五百万册,还被改编成电影,成为轰动一时的文化事件和出版现象。

萨冈漂亮出众,个性鲜明,行为有些离经叛道,她喜欢写作、赛马、赌博、飚车、酗酒,甚至还吸毒,却备受法国人钟爱。与萨特和法国前总统密特朗不寻常的友谊,都为她的神秘增添了特殊光环。

奥尔德斯·赫胥黎(1960)

哈罗德·品特(1966)

豪·路·博尔赫斯

介绍

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1899年8月24日-1986年6月14日),阿根廷作家、翻译家。出生于布宜诺斯艾利斯一个有英国血统的律师家庭,从小沉浸在西班牙文和英文的环境中。他的作品被广泛译介到欧美国家,反映了世界的混沌性和文学的非现实感。著名作品有短篇集《虚构集》、《阿莱夫》、《恶棍列传》等,他被誉为作家中的考古学家。

艾萨克·巴什维斯·辛格(1968)

EB怀特(1969)

巴勃罗·聂鲁达(1971)

约翰·斯坦贝克(1975)

库尔特·冯内古特(1977)

胡里奥·科塔萨尔(1984)

唐·德里罗(1993)

苏珊·桑塔格

介绍

苏珊·桑塔格,是美国著名的作家和评论家,著名女权主义者,她被认为是近代西方最引人注目,最有争议性的女作家及评论家。 她的写作领域广泛,以其才华、敏锐的洞察力和广博的知识著称。著作主要有《反对阐释》《激进意志的风格》《论摄影》《艾滋病及其隐喻》和小说《火山情人》。另外其子David Rieff将其日记与笔记编成一本书《Reborn:Journals and Notebooks(1947-1963)》。 2000年,她的历史小说《在美国》获得了美国图书奖(National Book Awards)。她还是一位社会评论家和文学评论家,她对时代以及文化的批评包括摄影、艺术、文学等,被誉为“美国公众的良心”。此外,她也是一位反战人士,1960年代反对越南战争,也写文章批评过伊拉克战争。

伊恩·麦克尤恩(2002)

诺曼·梅勒(2007)

大江健三郎(2007)


《巴黎评论·作家访谈3》

威廉·斯泰伦(1954)

T.S.艾略特(1959)

《荒原》

埃兹拉·庞德(1962)

艾伦·金斯堡(1966)

索尔·贝娄(1966)

约瑟夫·海勒(1974)

卡洛斯·富恩特斯(1981)

菲利普·罗斯(1984)

约翰·欧文(1986)

多丽丝·莱辛(1988)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1990)

托妮·莫里森(1993)

阿摩司·奥兹(1996)

V.S.奈保尔(1998)

石黑一雄(2008)


《巴黎评论·作家访谈4》

格雷厄姆·格林(1953)

鲍里斯·帕斯捷尔纳克(1960)

W.H.奥登(1974)

乔伊斯·卡罗尔·欧茨(1978)

E.L.多克托罗(1986)

威廉·特雷弗(1989)

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1990)

艾丽丝·门罗(1994)

若泽·萨拉马戈(1998)

萨尔曼·鲁西迪(2005)

哈维尔·马里亚斯(2006)

大卫·格罗斯曼(2007)

大卫·米切尔(2010)

米歇尔·维勒贝克(2010)


《巴黎评论·作家访谈5》

弗朗索瓦·莫里亚克(1953)

威廉·福克纳(1956)

伊夫林·沃(1963)

让·科克托(1964)

威廉·卡洛斯·威廉斯(1964)

伯纳德·马拉默德(1975)

詹姆斯·M·凯恩(1978)

田纳西·威廉斯(1981)

纳丁·戈迪默(1983)

詹姆斯·鲍德温(1984)

👉🏻详见:詹姆斯·鲍德温

V.S.普里切特(1990)

普里莫·莱维(1995)

理查德·福特(1996)

伊斯梅尔·卡达莱(1998)

莉迪亚·戴维斯(2015)

达尼·拉费里埃(2017)


《巴黎评论·作家访谈6》

拉尔夫·艾里森(1955)

罗伯特·弗罗斯特(1960)

伊利亚·爱伦堡(1961)

路易-费迪南·塞利纳(1964)

阿瑟·米勒(第一部分,1966)

阿瑟·米勒(第二部分,1999)

约翰·多斯·帕索斯(1969)

海因里希·伯尔(1983)

哈罗德·布鲁姆(1991)

钦努阿·阿契贝(1984)

罗伯特·戈特利布(1994)

约翰·勒卡雷(1997)

A.S.拜厄特(2001)

乔纳森·弗兰岑(2010)

埃马纽艾尔·卡雷尔(2013)

凯尔泰斯·伊姆莱(2013)


《巴黎评论·作家访谈7》

阿尔贝托·莫拉维亚(1954)

乔治·西默农(1955)

弗兰克·奥康纳(1957)

罗伯特·洛威尔(1961)

威廉·S.巴勒斯(1965)

约翰·契弗(1976)

唐纳德·巴塞尔姆(1981)

约瑟夫·布罗茨基(1982)

欧仁·尤奈斯库(1984)

艾丽斯·默多克(1990)

克洛德·西蒙(1992)

纳吉布·马哈福兹(1992)

乔治·斯坦纳(1995)

塔哈尔·本·杰伦(1999)

朱利安·巴恩斯(2000)

赫塔·米勒(2014)


《巴黎评论·诗人访谈》

玛丽安·摩尔(1961)

叶夫根尼·叶夫图申科(1965)

布莱兹·桑德拉尔(1966)

乔治·塞菲里斯(1970)

安妮·塞克斯顿(1971)

菲利普·拉金(1982)

约翰·阿什贝利(1983)

德里克·沃尔科特(1986)

W.S.默温(1987)

奥克塔维奥·帕斯(1991)

耶胡达·阿米亥(1992)

伊夫·博纳富瓦(1994)

切斯瓦夫·米沃什(1994)

特德·休斯(1995)

加里·斯奈德(1996)

谢默斯·希尼(1997)

罗伯特·勃莱(2000)

杰克·吉尔伯特(2005)


《巴黎评论·女性作家访谈》

伊萨克·迪内森

西蒙娜·德·波伏瓦

伊丽莎白·毕肖普

玛格丽特·尤瑟纳尔

埃莱娜·费兰特

珍妮特·温特森

玛丽莲·罗宾逊

希拉里·曼特尔

多萝西·帕克

尤多拉·韦尔蒂

琼·狄迪恩

格蕾丝·佩雷

娜塔莉·萨洛特

简·莫里斯

安·比蒂

洛丽·摩尔


《巴黎评论·短篇小说课堂》

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