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勒里·奎因
介绍
埃勒里·奎因(英语:Ellery Queen),是同名推理小说系列中的侦探,同时也是该系列推理小说的作者之笔名。他们一对来自美国纽约布鲁克林的表兄弟:佛德列克·丹奈(Frederic Dannay, 1905-1982)与曼佛雷德·李(Manfred Bennington Lee, 1905-1971),本名其实分别是丹尼尔·内森(Daniel Nathan)和曼福德·勒波夫斯基(Manford Lepofski)。他们在年轻时自行改了名字,为了参加推理征文比赛,他们想出埃勒里·奎因此一笔名,并以此作为小说中侦探的名字。
埃勒里·奎因的作品涵跨了电影、广播节目、电视节目。丹奈甚至创办并担任《埃勒里·奎因推理杂志》的主编,这部杂志被认为过去65年来,最具影响力的英语系推理小说杂志。作者也是卓越的推理小说历史学者,并曾编辑过数本短篇故事选集,如《福尔摩斯的恶运》。他们在《现代图书馆丛书》里994页的选集里所作的《101年的娱乐,优秀的推理故事,1841-1941》,被认为是一项重要的里程碑,许多年来被不断重复印制。这对表兄弟对推理小说的贡献也借由他们共有的笔名,在1961年得到美国推理小说作家协会颁发的大师奖殊荣。
阅读记录
推理主题阅读从奎因开始,黄金时代三巨头,其实是一对表兄弟合作创作的笔名。主要作品分三个系列,各选了两本。国名和雷恩探长系列是早期,莱特镇系列是后期。
个人排名:《希腊棺材之谜》>《Y的悲剧》>《X的悲剧》>凶镇>《中国橘子之谜》>《凶手是狐》。
棺材的故事最复杂,反转也最多。X和Y各有各的优点,比较古典的推理模式。从解谜的角度莱特镇没啥必要看,但已经有了社会派推理的雏形,也正在读美国史,做了一个侧面补充。另外,作者的文学造诣不错,经常引经论典,棺材一本就可以列出长长的书单,雷恩探长更是充斥莎士比亚脑残粉般的引用。
File | 初发表 | 读完 | 评分 |
---|---|---|---|
《X的悲剧》 | 1932 | 2025-07 | 8 |
《Y的悲剧》 | 1932 | 2025-07 | 9 |
《中国橘子之谜》 | 1934 | 2025-07 | 7 |
《凶镇》 | 1942 | 2025-07 | 7 |
《凶手是狐》 | 1945 | 2025-07 | 6 |
《希腊棺材之谜》 | 1932 | 2025-07 | 9 |
作品年表
小说
- 《罗马帽子的秘密》—— The Roman Hat Mystery(1929)
- 《法兰西白粉的秘密》—— The French Powder Mystery(1930)
- 《荷兰鞋子的秘密》—— The Dutch Shoe Mystery(1931)
- 《希腊棺材之谜》——The Greek Coffin Mystery(1932)
- 《埃及十字架的秘密》——The Egyptian Cross Mystery(1932)
- 《美国枪的秘密》—— The American Gun Mystery(1933)
- 《暹罗连体人的秘密》—— The Siamese Twin Mystery(1933)
- 《中国橘子之谜》—— The Chinese Orange Mystery(1934)
- 《西班牙岬角的秘密》—— The Spanish Cape Mystery(1935)
- 《上帝之灯》——The Lamp of God(1935)†
- 《特伦顿小屋》——Halfway House(1936)
- 《生死之门》——The Door Between(1937)
- 《坏买卖》——The Devil to Pay(1938)††
- 《红心四点》—— The Four of Hearts(1938)
- 《龙牙》—— The Dragon's Teeth(1939)
- 《凶镇》——Calamity Town(1942)
- 《从前有个老女人》—— There Was an Old Woman(1943)
- 《凶手是狐》──The Murderer Is a Fox(1945)
- 《十日惊奇》—— Ten Days' Wonder(1948)
- 《多尾猫》(九尾怪猫 / 九尾猫)——Cat of Many Tails(1949)
- 《双面莱维尔》——Double, Double(1950)
- 《恶之源》—— The Origin of Evil(1951)
- 《国王死了》—— The King Is Dead(1952)
- 《红信》——The Scarlet Letters(1953)
- 《玻璃村庄》—— The Glass Village(1954, 奎因未登场)
- 《奎因巡官个人事件簿》——Inspector Queen's Own Case(1956, 仅奎因巡官登场)††
- 《那最后一击》——The Finishing Stroke(1958)††
- 《另一边的玩家》——The Player on The Other Side(1963, 由西奥多·斯泰奇恩代笔)
- 《然后在第八天》——And on The Eighth Day(1964, 由阿弗兰姆·戴维森代笔)
- 《三角形的四个边》——The Fourth Side of The Triangle(1965, 由阿弗兰姆·戴维森代笔)††
- 《恐惧的研究》——A Study In Terror(1966, 将一部有夏洛克.福尔摩斯与开膛手杰克的电影小说化,并让埃勒里·奎因登场。福尔摩斯的部分由保罗·W·菲尔曼所撰,并由丹奈与李参与)
- 《脸对脸》——Face to Face(1967)
- 《黄铜之家》——The House of Brass(1968, 由阿弗兰姆·戴维森代笔)††
- 《逃避》——Cop Out(1969, 奎因未登场)††
- 《他最后的女人》——The Last Woman in His Life(1970)
- 《完美私密地》——A Fine and Private Place(1971)††
† 《上帝之灯》是一部介乎于中篇小说及短篇小说间的小说,原出版于1935年的《侦探故事》杂志中,最早被收录于《埃勒里·奎因的新冒险》(见下文),而于1951年则由戴尔出版公司在十美仙版以第23期(64页)的名义分开出版。
†† 尚无中译本
以巴纳比·罗斯名义出版之作
- 《X的悲剧》——Tragedy Of X(1932)
- 《Y的悲剧》——Tragedy Of Y(1932)
- 《Z的悲剧》——Tragedy Of Z(1933)
- 《哲瑞.雷恩的最后探案》——Drury Lane's Last Case(1933)
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