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

Pasted image 20250827215944.png|200

介绍

周树人(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字豫才,原名樟寿,字豫山、豫亭,以笔名鲁迅闻名于世,浙江绍兴人,为20世纪中国的作家,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文化运动的支持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和开山巨匠,在西方世界享有盛誉的中国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鲁迅的主要成就包括杂文、短中篇小说、文学、思想和社会评论、学术著作、自然科学著作、古代典籍校勘与研究、散文、现代散文诗、旧体诗、外国文学与学术翻译作品和木刻版画的研究,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产生了一定的的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阅读记录

鲁迅于我首先是文学家、其次才是社会活动者。读鲁迅的传记会看到更丰富的一个人,怕死、舍不得放弃钱财、不原谅,打破不少刻板印象。

最喜欢的还是他早期创作的短篇小说。他思想的转变是阅读他的作品必须要了解的。鲁迅的一生充满寻找和矛盾。“愚民”是否可以支撑社会,是他一生思想的矛盾焦点,他的三次逃离也没能真正寻找到答案。

鲁迅的选集多入牛毛,随便挑了一个比较轻的版本,译林出的,不深入研究足够了。

00 Attachment/s34706125.jpg|150

File 作者 类别 初发表 读完 评分
《呐喊》
  • 鲁迅
短篇 1918-1922 2024-01 10
《故事新编》
  • 鲁迅
短篇 1922-1935 2024-02 8
《彷徨》
  • 鲁迅
短篇 1924-1925 2024-02 10
《朝花夕拾 野草》
  • 鲁迅
散文 1926, 1924-1926 2024-11 8
《鲁迅杂文选》
  • 鲁迅
杂文 1918-1936 2024-11 8
《鲁迅作品十五讲》
  • 钱理群
作品导读 2003 - -
《反抗绝望》
  • 汪晖
鲁迅研究 1990 -
《无法直面的人生》
  • 王晓明
传记 1992 2024-10 8

作品年表

小说(3部小说集)

其中:

杂文(16部杂文集)

代表作有《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纪念刘和珍君》、《“友邦惊诧”论》等。

散文

个人经历

以下是鲁迅的人生经历年表:

1881-1898 在绍兴

1898-1912 在南京、日本、绍兴

1912-1927 在北京、厦门、广州

1927-1936 在上海

评价

鲁迅是中国最早用西式新体写小说的人,也被公认为最伟大的现代中国作家。在他一生最后的六年中,他是左翼报刊读者群心目中的文化界偶像。自从他于1936年逝世以后,他的声誉越来越神话化了。他死后不久,二十大本的《鲁迅全集》就立即出版,成了近代中国文学界的大事。但是更引人注目的是有关鲁迅的著作大批出笼:回忆录、传记、关于他作品与思想的论著,以及在过去二十年间,报章杂志上所刊载的纪念他逝世的多得不可胜数的文章。中国现代作家中,从没有人享此殊荣。

这种殊荣当然是中共的制造品。当然,在中共把他捧为英雄以前,鲁迅已经是一位甚受推崇的作家。没有他本人的声望作基础,中共也不必费力捏造出如此一个神话。

……鲁迅的最佳小说都收集在两本集子里:第一集《呐喊》和第二集《彷徨》。在他的最佳小说中,他只探病而不诊治,这是由于他对小说艺术的极高崇敬,使他只把赤裸裸的现实表达出来而不掺杂已见。

……在《药》的结尾,这幕凄凉的景象,配以乌鸦的戏剧讽刺性,可说是中国现代小说创作的一个高峰。

……《呐喊》集中的最长的一篇当然是《阿Q正传》,它也是现代中国小说中唯一享有国际盛誉的作品。然而就它的艺术价值而论,这篇小说显然受到过誉。《阿Q正传》轰动中国文坛,主要是因为中国读者在阿Q身上发现了中华民族的病态。

……《彷徨》就总体而论比《呐喊》更好,但是由于它主要的气氛是悲观沮丧的,所以并没有受到更热烈的好评。然而作者自己是知道它的优点的。

……《故事新编》的浅薄与零乱显示出一个杰出的(虽然路子狭小的)小说家可悲的没落。由于鲁迅怕探索自己的心灵,怕自己流露出对中国的悲观和阴沉的看法,所以,他只能压制自己深藏的感情,来做政治讽刺的工作。

……鲁迅的杂文非常有娱乐性,但是因为他基本的观点不多,即使是发挥得淋漓尽致——所以他15本杂文给人的总印象是搬弄是非、啰啰唆唆。大体上说来,鲁迅为其时代所摆布,而不能算是他那个时代的导师和讽刺家。

……(与创造社论战的时候),鲁迅已开始阅读有关马克思主义和苏联文艺的日文书籍。无论从哪方面看来,这些书籍对他的性格和思想的影响极为微小。

——《中国现代小说史》夏志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