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翳礼赞》
- 《阴翳礼赞》,谷崎润一郎,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读完:2023-02,评分:8/10
短评
看了《快时代的慢阅读》中关于散文的段落才找了这本入门又知名的散文集来读,关注了更多散文的笔法和结构。这本最初发表已经快九十年,因时代久远,其理念也早已融入到诸多日常可感之处。
笔记
阴翳礼赞
收音机和无线电,假若由我们发明,就能更准确地发挥我们在声音和音乐方面的特长。本来我们的音乐是含蓄的,以精神为本位的,一旦灌入唱片,或用扩音器广播,就失去了大半的魅力。在说话艺术方面,我们的声音轻柔,语言较少,而且最重视“间隔”。然而一上机器,这种“间隔”就给完全抹消了。所以,我们欲迎合机器,机器却歪曲了我们的艺术本身。至于西方人,机器本来就是在他们中间发展起来的,当然符合他们的艺术需要。在这一点上,我们实在吃了不少亏。
哪怕玻璃,经中国人之手制作的所谓乾隆玻璃,比起一般玻璃来,更近似玉石或玛瑙。玻璃制造术很早就为东方人所知晓,但不如西方那样发达。陶瓷的进步,无疑和我们的国民性有关。
瓷器不可用来盛汤汁,首先,一掀开盖子,汤汁的内容与色泽就一览无余,而漆碗的好处是,揭开盖来送到嘴边这一瞬间,当你看到幽深的碗底无声沉淀的液体同容器的颜色相差无几时,那是什么心情?人固然不能分辨碗底的幽暗里有些什么,但手里能感觉出汤汁缓缓摇动,碗边上挂着些微的细汗,由此可知从这里还在不断腾起水汽。这水汽使人在汤汁未送到唇边之前,已经朦胧预感到了香味。这一瞬间的心情,与将汤汁盛在浅白的西式瓷盘里相比,真是天壤之别啊!应该说,这是一种神秘,一种禅味。
所以,不论哪个国家,总是想尽办法使菜肴的色泽和餐具、墙壁的颜色相调和起来。日本料理若于明亮之处、用洁白的餐具,吃起来会食欲大减。
当然,西式建筑也不是没有屋顶,但与其说是为遮阳光,毋宁说主要是为防雨露,尽量减少日阴,最大限度地让光线照射到内部。这种构想从外形上就能看出来。
美,不存在于物体之中,而存在于物与物产生的阴翳的波纹和明暗之中。
当然,我写这些的意思是,我想在某些方面,例如文学艺术等领域,或许也还有弥补这种损失的办法。我想,我们已经失去的阴翳的世界,至少要在文学的领域唤回来。使文学的殿堂庇檐更深,将过于坦露的空间塞进黑暗,剥去室内无用的装饰。不一定家家如此,哪怕先有一家也行。究竟如何呢?姑且先把电灯熄灭看看吧
恋爱及色情
日本的茶道中,自古悬在茶席上的挂轴,画面上可以有字有画,只是禁止以“恋爱”为主题。这是因为,“恋爱是违反茶道精神的”。
厌客
虽说在工作,但真正执笔的时间很少,而闭目养神的时间尤其多。就是说,一天之间,万事俱备、下笔千言的时候少之又少,一受干扰就损失严重。有人只要求见上三五分钟,但我必须为这个三分或五分而中断文思,之后再回到书斋也无法立即接续下去。这样一来就得白白浪费三十分到四十分钟。有时候甚至根本写不下去了。所以,这和来人打扰的时间长与短没有多大关系。
因此,我习惯了只有在不受干扰的情况下才能有效地工作。就是说,当我准备好开始写作之前,必须先做好准备工作。此外,在碰到任何干扰之前必须立刻宣布“不可以”。一般来说,这样就能很好地保护文思不被人打扰耗损。
旅行杂话
我每住到一个生疏的地方,向人打听,阅读导游文章,选定两三家旅馆的名字,然后在这几家旅馆前面走一遍。即使从车站乘坐汽车去,也绝不让司机停靠,而是打这两三家旅馆门前驶过去,先看看店面,然后选定一家。傍晚,抵达目的地,心想,哪一家旅馆在等待自己到来呢?淡淡的乡愁,伴随着好奇心、疲劳和饥饿,在远近各处灯火熠熠的乡间村镇彷徨踯躅,那个时候的心情啊——即尚未选定住处,或徘徊于歧路,或伫立于桥头时的心情——青年时代过着放浪生活的我,至今依然憧憬那富于感伤的夕暮,那是引我踏上旅途的一种魅人的诱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