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别了,武器》

00 Attachment/s33313557.jpg|150

短评

读了第一本海明威,是出乎意料的风格,语言简洁又精准。内容讲的是所谓的反战之书,其实不尽然。

笔记

译本序

海明威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这些人悲观、怀疑、绝望。他们志愿参军,在战争过程中,他们的身体和心灵大多遭受到无可挽回的创伤。他们怀疑一切、厌恶一切,鄙视高谈阔论,厌恶理智,几乎否定一切传统价值,认为人生一片黑暗,到处充满不义和暴力,总之,万念俱灰,一切都是虚空。

这种虚无主义思想,接近美国自然主义作家斯蒂芬·克莱恩在短篇小说《蓝色旅馆》中流露的思想。

海明威采用两种表达方式来展示他精心选择的生活材料。第一是新闻报道风格。第二种表达方式是采用有节奏的句子结构,重复、排比、反比等,好像是音乐旋律,旨在召唤一种心理印象。所谓印象主义的手法,通常是指作者对于精心选择的事物,描写时致力于捕捉模糊不清的转瞬即逝的感觉印象,达到情景交融。

第一部

第三章

我想把夜里的情况,以及日夜的区别告诉那教士,说明为什么白天倘若不是很清爽很寒冷的话,还是黑夜好。但是我这番意思说不出来,就像我现在讲不出来一样。但是如果你有过这种经验,你就明白了。(p.13)

第三部

第二十七章

我一声不响。我每逢听到神圣、光荣、牺牲等字眼和徒劳这一说法,总觉得局促不安。这些字眼我们早已听过,有时还是站在雨中听,站在听觉达不到的地方听,只听到一些大声喊出来的字眼;况且,我们也读过这些字眼,从人们贴在层层旧公告上的新公告上读到过。但是到了现在,我观察了好久,可没看到什么神圣的事,而那些所谓光荣的事,并没有什么光荣,而所谓牺牲,那就像芝加哥的屠场,只不过这里屠宰好的肉不是装进罐头,而是掩埋掉罢了。有许多字眼我现在再也听不进去,到末了,只有地名还保持着尊严。还有某些数字和某些日期也是如此,只有这一些和地名你讲起来才有意义。抽象的名词,像光荣、荣誉、勇敢或神圣,倘若跟具体的名称——例如村庄的名称、路的号数、河名、部队的番号和重大日期等等——放在一起,就简直令人厌恶。(p.191)

本章是故事情节的大转折:卡波雷托战役大撤退开始。

第二十八章

要是没有战争的话,我们大概都在床上睡觉吧。我的头在床上安息。床与床板。睡得像床板那样平直。凯瑟琳现在正睡在床上,拥衾而睡。她睡时靠在哪一侧呢?也许她还没有睡熟吧。也许她正躺着想念我呢。刮啊,刮啊,西风。嗯,风现在果真刮了,刮来的不只是小雨,还是大雨哩。整个夜里下雨。你知道落雨的时候落下来的是什么。你看它。基督啊,愿我的爱人又在我的怀抱中,我又在我的床上。我的爱人凯瑟琳。我甜蜜的爱人凯瑟琳当做雨落下来吧。把她刮回来给我。好,我们已在风中了。人人都给卷在风中了,小雨没法子叫风安静下来。“晚安,凯瑟琳,”我大声说道。“我希望你睡得好。亲爱的,倘若你极不舒服的话,你就翻身靠在另外一侧睡吧,”我说。“我给你倒点冷水来。过一会儿天就亮了,那时就不至于太难受了。他叫你这么不好受,我很难过。设法睡去吧,亲爱的。”(p.204)

一段很精彩的意识流,意识流在海明威的文字中出现不多,但在他洗练清澈的文本中却非常突出。类似的意识流写法在《乞力马扎罗的雪》里也很精彩。

第三十二章

愤怒在河里被洗掉了,任何义务责任也一同洗掉了。其实我的义务在宪兵伸手抓我衣领时就停止了。我是不拘外表形式的,但我倒很想把这军装脱掉。我已把袖管上的星章割掉,那只是为了便利起见。那与荣誉无关。我并不反对他们。我只是洗手不干了。我祝他们万事如意。世界上还有善良的人,勇敢的人,冷静的人和明智的人,他们是应该得到荣誉的。但是这已经不是我的战争,我只盼望这该死的车早点开到美斯特列,可以吃吃东西,停止思想。我非停止不可。(p.238)

本章是主人公心理大转折:随军撤退中的经历令他最终当了逃兵,也完成了精神上的自我洗礼。

第四部

第三十四章

我们疲乏的时候就睡觉,一个醒来,另一个也就醒来,所以不会感觉孤独寂寞。一个男人,或是一个女郎,虽然相爱,却时常想要单独安静一下,而一分开,必然招惹对方妒忌,但是我可以实实在在地说,我们两人从来没有这种感觉。我们在一起的时候,也有孤独的感觉,那是与世人格格不相入的孤独。这种经验我一生中只有过一次。我和好些女人在一起的时候,总感觉孤独寂寞,而且你最寂寞就是在这种时候。但是我和凯瑟琳在一起,从来不寂寞,从来不害怕。我知道夜里和白天是不同的:一切事物都不相同,夜里的事在白天没法子说明,因为那些事在白天根本就不存在,而对于寂寞的人来说,黑夜是极可怕的时间,只要他们的寂寞一开始。但是我和凯瑟琳的生活在夜间和白天几乎没有分别,而夜间只有更美妙些。// 倘若有人带着这么多的勇气到世界上来,世界为要打垮他们,必然加以杀害,到末了也自然就把他们杀死了。世界打垮了每一个人,于是有许多人事后在被打垮之余显得很坚强。但是世界对打垮不了的人就加以杀害。世界杀害最善良的人,最温和的人,最勇敢的人,不偏不倚,一律看待。倘若你不是这三类人,你迟早当然也得一死,不过世界并不特别着急要你的命。(p.256)

这段前半部分说的是孤独:两个人若不十分相爱,偶尔需要分开,若爱到一定程度,就变成了两个人与世界的孤独。这种感觉我可以充分理解,在米兰·昆德拉的《身份》里也有阐述。
后半段说的是命运对人,其实是人面对命运的态度。可以看出这时候并不是完全悲观虚无,有种虽然终有一死但还是要保有勇气活的意念。

第三十五章

“我的生活本来是非常充实的,”我说。“现在你一不和我在一起,我在世界上就一无所有了。”(p.264)

“你一点也不见老。”
“衰老的是身体。有时我害怕,怕我的一个手指会像粉笔那样断掉。至于精神,倒没有老,也没变得更聪明。”
“你倒是聪明的。”
“不,这是个大谬论;说什么老人富有智慧。人老并不增加智慧。只是越来越小心罢了。”(p.269)

第五部

四十一章

“很危险。”护士走进房去,把门关上。我坐在外边走廊上。我心里万念俱灰。我不思想。我不能想。我知道她就要死了,我祈祷要她别死。别让她死。哦,上帝啊,求求你别让她死。只求你别让她死,我什么都答应。亲爱的上帝,求求你,求求你,求求你别让她死。亲爱的上帝,别让她死。求求你,求求你,求求你别让她死。上帝啊,求你叫她别死。只要你别让她死,你说什么我都做。婴孩你已经拿走了,但是别让她死。孩子没有关系,但是别让她死。求求你,求求你,亲爱的上帝,别让她死。(p.340)

“It is very dangerous.” The nurse went into the room and shut the door. I sat outside in the hail. Everything was gone inside of me. I did not think. I could not think. I knew she was going to die and I prayed that she would not. Don't let her die. Oh, God, please don't let her die. I'll do anything for you if you won't let her die. Please, please, please, dear God, don't let her die. Dear God, don't let her die. Please, please, please don't let her die. God please make her not die. I'll do anything you say if you don't let her die. You took the baby but don't let her die. That was all right but don't let her die. Please, please, dear God, don't let her die.

海明威最富有节奏描写的代表,只能看英文并朗读,用几乎比口语还口语的文字写出来的戳心段落。

凯瑟琳笑笑,“没有。”过了一会儿,又说,“我们做的事你不至于再和别的女人做吧?不会把我们的话又重复一遍的吧?”
“永远不会。”
“不过,我还是要你接近女人。”
“我不要她们。”(p.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