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运用与滥用》

00 Attachment/s33837213.jpg|150

短评

简易读本,名字借用尼采,内容只看各章标题就可以,补充一些杂七杂八的世界史。

笔记

简介

政治领袖压制真相;民族主义者虚构神话;历史学者试图总结模式;谁真正拥有历史?
牛津大学史学名家玛格丽特·麦克米伦从历史和集体记忆、个人认同、国族主义、记忆与遗忘、专业史家的职责等面向切入,剖析人们如何利用历史来认识过去、理解现在和想象未来。她提醒我们,历史往往是一个陌生的国家,重新审视对历史的理解,避免在思维上落入太过常见的陷阱,甚至成为牺牲品。
麦克米伦是以研究国际关系史著称的史学名家,她在本书中撷取近现代人物史事,从罗伯斯庇尔、希特勒、丘吉尔到克林顿和小布什,皆是引领一时风骚的政治外交巨子,本书是其浸润在政治外交领域笔耕多年的心得集成,展现了她非一般历史学者所能及的国际视野。其文字精辟、诙谐、雄辩有力,本书可说是一份历史如何被扭曲、美化和政治化的最佳总结。

笔记

封面

版权信息

引言

第一章 历史的热潮

对许多人来说,能够对过去产生兴趣往往都源于他们对自身的好奇。这是人作为生物必然会产生的现象。

历史塑造了人们的价值观以及恐惧、抱负与爱恨情仇。当我们开始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我们就开始理解历史所蕴含的力量。

第二章 抚慰心灵的历史

人们一般很难处理生活中的种种不确定的事情,这也就难怪我们总希望把握住些什么东西来帮助自己,其中就包括对过去的掌握。

多年来,历史学家们都在试图提出一些宏观的范式来审视历史,或者说希望找到某个范式以解释所有的事情。

如今仍有许多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历史感兴趣的人,他们当然都支持作为战争胜利者的同盟国一方,并认为这是最后一场能够在道德上明确分清正义与邪恶的战争。

历史不一定具有神性,但历史往往是可以超越人性的。历史是我们每个人的权威,它可以为我们遭受的不公平反,可以对我们的行为作出裁决,还可以谴责那些反对我们的人。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瑞士的银行业曾纵容纳粹的许多罪行并且从中获益良多,其中最大的收益就来自他们没收了许多犹太人的个人财产。

同样,加拿大政府和美国政府也应当有义务,向那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被非法剥夺财产的日本人进行赔偿,他们在战争期间被囚禁关押在集中营里。

第三章 谁拥有过去

非常不幸的是,随着历史在公众讨论中变得越来越瞩目,专业历史学家也正在很大程度上把这一领域拱手让给业余历史爱好者们。过去几十年来,历史专业研究的圈子变得越来越小,到如今不少历史研究已经变成了历史学家间自我参照的作品。

尽管德国确实战败了,但《凡尔赛和约》对德国的打击,并未像许多德国人宣称以及英美等国认为的那样严重。战争赔款对德国来说的确是一笔不小的负担,但远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沉重。

专业历史学家不应该轻易地将自己的专业研究领域拱手让与他人。

同时,历史学家绝不能完全放弃研究政治史,转去全身心研究社会史或文化史。

当我们叙述过去的时候,要注意的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过去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同时这些事是按什么顺序发生的。因果关系和事件发生的顺序是我们理解过去的关键。

历史学家的角色就应该是挑战甚至揭露那些民族主义的神话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大多数西方民主国家都做出了一项艰难却又明智的决策,他们允许历史学家研究二战的军事史。换言之,他们招募专业的历史学家,让他们不受限制地查阅和使用各种档案。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叙述不仅没有掩盖盟军的错误和失败,还努力展现出这场伟大而复杂的战争的全貌。

一般来说,公众对历史学家的作品的态度,与每个时代所面临的问题息息相关。

我们总是误以为自己的记忆就像那些刻在石头上的字一样牢固,事情一旦发生,我们的记忆就绝对不会改变了,我们的记忆一定是符合事实的。然而记忆不仅仅是有选择的,同时还很容易受到影响而发生变化。

我们修改关于自己过去的记忆,一方面是出于人类的一种本能,我们总想让自己在历史中的角色更有吸引力或者更重要,不过,另一方面,我们会改变那些记忆是因为随着世易时移,人们对待很多问题的态度也在发生变化。

第四章 历史与身份认同

我们会以各种方式来利用历史:我们用历史动员人们实现未来的目标;我们用历史来宣示自己的合法性,例如宣示拥有领土主权;可悲的是,我们还会用历史来攻击和贬低他人。

甚至是与牛仔形象大相径庭的亨利·基辛格,也难以逃脱西部神话的魔力。他曾对意大利记者奥里亚娜·法拉奇表示:“美国人很喜欢牛仔的形象,他们骑在自己的马上只身走在整个迁徙的篷车队的最前面。同时,牛仔总能在正确的时间出现在正确的地点。”[插图]然而,人们印象中“真实”的旧西部,那种篷车队穿行于尚未开发的法外边境地区的情景,实际上只在19世纪40年代到1869年第一条横贯大陆的铁路通车的这段时间中极为短暂地出现过。

当年的那些牛仔,实际上只是一些带着枪的不良少年,如果在今天,他们可能会加入城市中的黑帮或是被关进监狱。

教科书的出版商也顺从了美国南方人的意愿,专门出版了不同版本的美国历史教科书:一种是专门为南方打造的版本,里面对奴隶制轻描淡写,同时忽略了许多南方奴隶主的暴行;而其他的版本都是给北方学校的

在如今我们这个多变且充满不确定的时代,拥有对某一群体的归属感,会让人的内心得到慰藉。无论我们是基督教徒、穆斯林,加拿大人、苏格兰人,还是同性恋者,这些身份都表明我们归属于一个比我们自己更大、更稳定且更长存的群体。我们所属的群体早在我们出生前就已存在,同时他们也会在我们身后更长久地存在下去。在我们中大多数人已经不再相信来世的时候,所属群体的长存给予我们一种永恒不朽的承诺。然而,身份认同也可能是一个陷阱,将我们禁锢于其中或是将我们与他人分隔开来。

英国国教认为他们虽然在宗教改革的时期就已经与罗马教廷分裂,但他们仍是基督教早期教派的延续和分支

若是审视任何一个群体,都会发现他们的身份认同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而非一成不变的。每个群体都会不断地定义与重新定义自己,这是因为时代的改变,以及对内部事态、宗教觉醒或是外部压力的回应。

1924年,现代土耳其国父凯末尔废除了奥斯曼帝国最后一任苏丹及其王室,此举大大推进了土耳其的世俗化进程,却没有在西方受到什么关注。

在民族主义者看来,日本是一块“神圣的土地”。然而对此更常见的看法却是,日本皇室最初来自中国或韩国。即使这不是真的,日本与东亚大陆上的其他民族之间很可能存在着大量的通婚,故而皇室的血统里也可能含有不属于日本人的基因。如果考古学家的调查真的能找到证据来证实这一假设,那么日本民族主义神话中最关键的部分就被摧毁了。

第五章 历史和民族主义

然而,随着民族主义日益成为欧洲人界定自己身份的方式,这些西西里岛的居民成了少数被民族主义浪潮遗忘的人。

正如英国历史学家埃里克·霍布斯鲍姆所言,“民族主义是一个现代概念,但它却为自己发明出了许多子虚乌有的历史和传统”。

用温斯顿·丘吉尔的名言来说,巴尔干半岛拥有的历史比它们所能消化的还要多

一项对1900年至1984年间使用的教科书的研究发现,随着时间推移,犹太人的历史被越来越多地从以色列建国的角度来叙述。

第六章 利用历史的旧账

第七章 围绕历史的战争

许多州的法律要求学校要以能够激发爱国主义的方式,来教授美国历史和公民常识。各个州会自己指派专门人员来审查教科书,以确保教科书上所传达的是正确的信息。

博物馆,特别是那些涉及历史的博物馆,在我们心中总占据着一个特别的位置。不过,这些博物馆的目的究竟是纪念过去还是教导历史?究竟是回答问题还是提出问题?在大多数国家中,这些问题的答案并不清楚。例如,中国有不少关于战争的博物馆,但它们更像杜莎夫人蜡像馆,而不是皇家安大略博物馆或大英博物馆。因为这些博物馆没有把有标识的文物藏品放在陈列柜中,而是复原了许多所谓的历史场景。博物馆和纪念馆之间的区别非常模糊。

虽然俄罗斯的新政权不愿意再纪念1917年11月7日的十月革命,但他们也不想因为取消这个为期两天的假期而失去人们的支持。鲍里斯·叶利钦执政的时候,他保留了这个节日,但将它重新命名为“和谐和解日”。然而俄罗斯公众在很大程度上对这一变化一无所知。

戈尔巴乔夫曾提出了开放政策,允许人们公开讨论斯大林时期的历史,但这项政策最终导致了苏联解体。公然揭露古拉格集中营的真相和斯大林曾杀害的人数,大大打击了公众对整个苏联政治制度的信心。

如今,俄罗斯媒体不再承认这段历史,而是又开始宣扬过去那种对德国所犯错误的指控,认为所有的罪行都是纳粹犯下的)。

第八章 指引方向的历史

正如美国历史学家加迪斯所言,历史的作用就像汽车的后视镜,如果你开车的时候只回头看它,你就会掉进沟里;但后视镜可以帮助你知道你是从哪里来的,还可以让你知道路上还有谁。

苏联的许多目标在过去沙皇俄国时期就有,这些是由苏联的地理和历史决定的。过去的沙皇俄国几乎没有自然屏障,曾在历史上多次遭受入侵,因此俄国政府一直在寻求建立缓冲区来保护自己的中心地带。

余论

英国著名文学家约翰·凯里所言:“历史最有用的作用之一,就是让我们明白,过去几代人是多么强烈、真诚和痛苦地追求他们的目标,而这些目标如今在我们看来又是多么荒谬或可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