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

00 Attachment/hajin-waiting.jpg|150

短评

从南山图书馆借到的,花了一个晚上一口气读完。味道有点伤痕文学,写作技巧很西方也很现代,文字看似简单实则力度很强,人物和环境的塑造有非常重的《包法利夫人》的痕迹。

用文中原话说,这是一段苦恋的故事。实际不仅如此,至少还有个体在时代中的虚弱,真正的选择是什么,等待的意义;甚至还有一点,在男权的岌岌可危下,最终的生活还要靠女性拯救。

笔记

他抓住孔林和吴曼娜的胳膊,把他俩拉到一边,用忧郁的声音说:“你俩一定要珍惜你们生活中的这次机会,要彼此相爱,互相照顾。别忘了你们是苦恋啊。”他停了一会儿,把“苦恋”两个字又重复了一遍,好像在对自己说着。

这十八年的等待中,你一直浑浑噩噩,像个梦游者,完全被外部的力量所牵制。别人推一推,你就动一动;别人扯一扯,你就往后缩。驱动你行为的是周围人们的舆论,是外界的压力,是你的幻觉,是那些已经融化在你血液中的官方的规定和限制。你被自己的挫败感和被动性所误导,以为凡是你得不到的就是你心底向往的,就是值得你终生追求的。

他的心开始痛起来。他已经看清楚自己这辈子从来没有全身心地爱过一个女人,他永远都是被爱的一方。这肯定就是他对爱情和女人了解得少而又少的原因。换句话说,在感情上他一直没有长大成熟。他能够充满激情地爱一个人的本性和能力还没有发育就枯萎了。如果他一生中能够从灵魂深处爱上一个女人该有多好,哪怕只有一回,哪怕这会令他心碎欲裂,令他神志不清,让他终日像吃了迷魂药,让他整天以泪洗面,最后淹没在绝望之中!

他情不自禁地在想象中设计着各种逃跑计划——从银行中取出仅有的九百元钱,趁天黑的时候去火车站,买张车票上车,在哪个没人认识他的偏远小镇里用化名重新开始生活。他最理想的是当个图书馆的管理员。但是在他的心灵深处,他知道,一旦抛弃了家庭去追求个人的幸福,他会被悔恨压倒。无论他走到哪里,他的良心永远不会安宁。

想到这儿,他心里涌上一股悲哀,觉得自己简直是个没用的废人。“我是个多余的人哪。”他喃喃地说。这是他很多年前从一本俄国小说中读到的名句,现在他也忘记作者是谁了。

他的思绪又从节日转到了爱情,这使他更加困惑,因为他从来也没有和一个他全心热恋的女人待上过一天。没有,在他的生活中根本就没有这样一个女人,这种感情对他来说完全是陌生的。但是,现在有一件事情他非常确定:在爱情和安宁这两者中,他宁肯选择后者。他向往一个舒心的家庭。世上有什么地方能够比这样的家更美呢——你可以舒舒服服地坐着,看看书,吃上一顿可口的饭菜,睡一个不会被打扰的觉。

访谈录

苦难本身不重要,但对苦难的体验和感觉是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