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伦·坡短篇小说集》
短评
选读了惊悚、心理部分的几个名篇《厄舍府之倒塌》《红死病的假面具》《陷坑与钟摆》《泄密的心》和《黑猫》。文字确实放大了心理空间并带来无穷的紧张感,不过对哥特式惊悚并不是特别感冒,倒觉得象征式的惊悚若是换做更浪漫的壳可能更适合我。
完整读了推理部分,因为是今年阅读的小主题,必然要从鼻祖开始。埃德加·爱伦·坡为现代推理小说定义了范式,堪比文学界的莎士比亚、哲学界的康德。
笔记
惊悚
厄舍府之倒塌
典型哥特式惊悚小说,氛围阴森,象征意味深厚。
他被束缚于一些关于他所居住并多年不敢擅离的那幢房子的迷信观念,被束缚于一种他谈及其想象的影响力时用词太模糊以至我没法复述的影响,一种仅仅由他家房子之形状和实质的某些特征在他心灵上造成的影响(由于长期的忍受,他说),一种由灰墙和塔楼的外观以及映出灰墙塔楼的那湖死水最终给他的精神状态造成的影响。
这也许是由于他弹唱的这首吟诵诗给我留下的印象最强烈,因为我当时以为自己从那潜在的或神秘的意蕴之中,第一次觉察到了厄舍心中的一个秘密:他已经充分意识到他那高高在上的崇高理性正摇摇欲坠。
当年流浪者来到这山谷,能透过两扇明亮的窗口,看见仙女们翩翩起舞,
他想象那种灵性一直就存在于那些砖石的排列顺序之中,存在于覆盖砖石的大量细微苔藓的蔓延形状之中,存在于房子周围那些枯树的间隔距离之中,尤其存在于那种布局经年累月的始终如一之中,存在于那湖死水的倒影之中。
红死病的假面具
以象征主义手法描绘死亡与逃避的主题。
陷坑与钟摆
描写极端恐怖的心理体验,气氛紧张。
我费了很大的劲才把左手伸到皮绳所允许的地方,拿了不多一点老鼠吃剩的肉。我刚把其中一点放进嘴里,脑子里突然闪过一个尚未成形但却令人欣喜的念头,希望的念头。可我与希望还有什么关系?如我所说,那是一个尚未成形的念头,人们有许多这种最终绝不会完全成形的念头。我觉得那念头令人欣喜,带给人希望;但我同时也感到它在形成的过程中就消失了。我拼命想找回那念头,并使它完全成形,但终归徒然。
自由!可仍在宗教法庭的魔掌之中!我刚从那可怕的木架上滑到牢房的石头地面,那可憎的钟摆就停止了摆动。接着我看见它被一种无形的力量往上拉,穿过天花板不见了。这对我是一个刻骨铭心的教训。我的一举一动都无疑地受到监视。自由!我只不过是逃脱了一种痛苦的死法,随之而来的将是比死亡还痛苦的折磨。
心理
泄密的心
黑猫
探讨罪恶与内心黑暗,情节震撼。
推理
莫格街凶杀案
被公认为世界上第一篇侦探小说,塑造了最早的侦探形象——奥古斯特·杜平,奠定了推理小说的基本模式。
金甲虫
早期将密码学融入推理故事,情节紧凑,充满冒险色彩。
被窃之信
以心理战和逻辑推理为核心,展现侦探的智慧。
玛丽·罗热疑案——《莫格街凶杀案》续篇
以真实案件为蓝本,展示了推理与现实调查的结合。
你就是凶手
在所有一流小说中,从布尔沃和狄更斯的巨著,到特纳彭尼和安斯沃斯的大作,cui bono这两个小小的拉丁词都被译成“为何目的”或是(像quo bono一样)译成“有什么好处”。然而,cui bono真正的意思是“对谁有利”。Cui——对谁;bono——有利。这是一个纯粹的法律术语,恰好适用于我们现在所考虑的这种案例。
译后记
福尔摩斯的塑造者柯南道尔曾感叹,在爱伦·坡之后,任何写侦探小说的作者都不可能自信地宣称此领域中有一方完全属于他自己的天地。他说:“一名侦探小说家只能沿这条不宽的主道而行,所以他时时都会发现前方有爱伦·坡的脚印。如果他偶尔能设法偏离主道,独辟蹊径,那他就可以感到心满意足了。”
_________